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hyllostachys kwangsi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7秒
假毛竹
Phyllostachys kwangsiensis W. Y. Hsiung
中国植物志>> 第9(1)卷 >> 禾本科 Gramineae >> 刚竹属 Phyllostachys

22.假毛竹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74:4-6

Phyllostachys kwangsiensis W. Y. Hsiung et al. in Act. Phytotax. Sin. 18(1): 34. f. 7. 1980;广西竹种及其栽培121页.图64. 1987。

竿高8-16米,粗4-10厘米,体高耸而挺立,幼竿密被短柔毛,箨环上下方均有白粉,老竿黄绿色或黄色;中、下部节间长度均匀,一般长约35厘米,壁厚约4毫米,竿环在分枝以下不明显隆起,低于箨环。箨鞘背面褐紫色,疏生深褐色小斑点及少数条纹,被刺毛;箨耳不明显,但具紫色长鞘口繸毛;箨舌紫红色,截形乃至拱形,边缘密生长为1-2厘米的长纤毛;箨片长披针形至带状,外翻,皱曲,绿紫色,但边缘为淡黄色。末级小枝具1-4叶;鞘口繸毛发达;叶舌明显突出,边缘具长纤毛;叶片带状披针形,长10-15厘米,宽0.8-1.5厘米,两面疏生柔毛。花枝呈穗状,长可达10厘米,基部有4-6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;佛焰苞4-7片,无毛,常有1或2根鞘口繸毛,缩小叶卵状披针形至锥状;每片佛焰苞内生有2或3枚假小穗。小穗含2或3朵小花;小穗轴节间有毛;颖1片,疏生短柔毛;外稃长2-2.5厘米,被细刺毛;内稃明显短于其外稃,背面中、上部有细刺毛;鳞被长椭圆状菱形,长约4毫米,被微毛;花药长7-8毫米;柱头仅见到2枚,羽毛状。笋期4月,花期4-5月。

产湖南、广东、广西,尤以广西较多,自然生长于广西中、北部针叶林或阔叶林中,其他地区均为引种栽培。模式标本采自广西融安。

竹材坚韧细密,节间长而匀称,宜劈篾编制各种器具,整竿供建筑及家具用;笋可食。

本种与毛竹P. heterocycla (Carr.)Mitford cv. Pubescens不同处在于本种的竿径较细,节间长度均匀,箨鞘之斑点较小而稀疏,箨舌截平或呈拱形,叶片较大,两表面均疏生柔毛,颇易区别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6《中国植物志》第9(1)卷 27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74:4-6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